讲中国历史,看历史知识,尽在讲历史网

​此人三次错过皇位,溥仪退位时,此人大呼不可以,后来争当傀儡皇帝

来源: 2019-10-31 17:23:05 人气:
字号: 小号| 大号
【内容导读】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清末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极大的加速了其灭亡的时间,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许多人对皇帝的宝座极其向往,今天我们就来说说,此人三次错过皇位,溥仪退位时,此人大呼不可以,后来争当傀儡皇帝。
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清末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极大的加速了其灭亡的时间,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许多人对皇帝的宝座极其向往,今天我们就来说说,此人三次错过皇位,溥仪退位时,此人大呼不可以,后来争当傀儡皇帝。

溥伟别称锡晋斋主,清末宗室,道光帝旻宁曾孙,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,贝勒载滢之子,于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承袭王爵。溥伟身份显赫,曾历任官房大臣、满洲正红旗都统、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。

1d562807c40a4d4fb1fd0cbbdbf807cb_副本.jpg

因为同治和光绪驾崩时都无子,所以慈禧才有机会指定下一任皇帝人选。光绪之所以“有幸”被慈禧看中,是因为他在年龄和血缘上都最合适——由年仅4岁的光绪担任新帝,方便慈禧继续垂帘听政;而且,光绪的母亲叶赫那拉·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,光绪与慈禧的血缘比其他任何皇族子弟都近。

至于溥仪的“有幸”当选,则是经历了一番波折,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,他似乎都不是那个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。

据《国闻备乘》记载,早在光绪驾崩前,慈禧就曾召集心腹大臣商议继承人问题。其中,军机大臣张之洞发表意见说:“国有长君,社稷之福,不如径立载沣。”

张之洞的理由很充分,从6岁的同治,到4岁的光绪,清朝已经有连续两位皇帝都是冲龄继位,这非常不利于政权稳固。而载沣也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,从年龄上看,他当时已经26岁,正是年富力强之时,从血缘上看,他则是光绪的亲弟弟,在皇帝无子的前提下,“兄终弟及”无疑是最合理的方案。

但是,慈禧太后却否定了张之洞的建议,她的理由是:虽然历史上确实有很多“兄终弟及”的先例,但如果光绪之后立载沣,再加上之前的同治,清朝就是连续的兄弟三人皇位相承,这绝对是史无前例。

更重要的是,中国人向来注重香火传承,皇帝更不可以后继无人。同治驾崩时,慈禧本来就该给他过继一个侄子辈的嗣子继承皇位,但慈禧为了一己之私没有这样做,心中已是愧疚不已。如今光绪又眼看着要绝嗣而亡,慈禧必须为同治与光绪二帝延续香火,否则她实在无颜去九泉之下见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。

慈禧的的意思很明显,光绪死后,他要选一个“溥”子辈的皇家子弟来继承大统。但纵然如此,当时的最佳人选也并非溥仪,而是溥伟。

那么,当时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溥伟到底为什么与皇位擦肩而过呢?

u=3751388680,3673132490&fm=26&gp=0_副本.jpg

其实,自从戊戌政变之后,宫廷内外就一直有传言称慈禧要立溥伟为新帝,溥伟本人也难免对皇位有所觊觎,他怀着忐忑的心静静等待着那个振奋人心的消息。但是,溥伟最终等来的消息却是3岁的溥仪承继大统,比自己还小3岁的叔叔载沣则成了监国摄政王。

溥伟一时间受不了这种落差带来的打击,竟然大病了一场。朝野上下都明白溥伟患的是心病,于是调侃说:“要治溥伟的病,恐非石膏一斤,知母八两不可。”更有人直接嘲讽道:“只需皇帝一个,江山一座足矣!”

溥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落败的原因,载涛(光绪与载沣的亲弟弟,溥仪的亲叔叔)却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。据载涛回忆,当时慈禧太后并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快归天,她本想着等光绪驾崩自己继续垂帘听政,所以她这次还是必须选一个年龄小的幼帝。

“溥”字辈的皇亲中,溥仪只有3岁,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载沣性格懦弱顺从,平时最听慈禧摆布,所以这对父子就成了慈禧心中的最佳人选。而那个“众望所归”的溥伟呢,他年纪大能力强,一旦登基,必然会以皇帝身份亲自掌权,这是慈禧最不愿意看到的。

于是乎,溥伟的皇帝梦就这样破碎了。

此后,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,溥伟一直为两件事奔走。一是挽救这个大势已去的王朝,二是圆自己的皇帝梦。这两个执念相互胶着,困扰了他的一生,也让他从天潢贵胄的末代王爷变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。

不过,在溥仪继承大统之后,摄政王载沣对溥伟并不放心,处处提防他,并将他安排在禁烟大臣等并不要紧的职位上。朝臣也经常讥讽他,有一次溥伟生病,有个大臣就取笑他只要一顶皇冠就能药到病除。在这样里外不是人的情况下,他毫不畏惧人言,依然为清廷顽抗历史洪流。

可惜,此人的能耐也就仅限于凶猛好斗,并非多有谋略,仅从他预谋刺杀袁世凯一事可以看出。当溥伟看到袁世凯包藏祸心,就将他比作曹操、司马昭到处宣扬,还向摄政王载沣提出杀袁。他的计划也很简单,或效仿康熙诛杀鳌拜,或效仿曹操刺杀董卓的旧事。载沣倒是同意了,但张之洞知道此事后,告诉他们袁世凯若死,手下将领造反该如何处置?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念头才被打消。

u=1831280561,1364659746&fm=26&gp=0_副本.jpg

就在清朝灭亡的前夕,他和善耆、良弼等满族高干子弟组建了宗社党,目的就是顽抗到底。当良弼被革命党人刺杀之后,宗社党人人心惶惶,如鸟兽散。只有溥伟还在坚持,他坚守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,死死抓住不肯放手。

不久,隆裕皇后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,议题就是清帝退位。当时还有抵抗的声音,然而掌管陆军的载涛都说他没打过仗,没法应对。于是,隆裕彻底死心。散会之前,溥伟扔下了他平生最硬气的一句话:有我溥伟在,大清就不会亡!

清帝退位之后,溥伟为了复辟清朝,他砸锅卖铁,连自己爷爷辛辛苦苦得来的恭王府都低价变卖,带着家产来到青岛。溥伟以青岛为根据地,散尽千金,积极联络冯国璋、张勋等实权派,又拉拢北洋军阀之中一些将领。不过此举过于招摇,被袁世凯截获消息,复辟计划还没行动就流产了。

袁世凯复辟称帝后,引起全国的讨伐,溥伟认为可以乱中取胜。他联络肃亲王善耆,计划联合蒙古王公,并从日本借款,在日本上层活动。肃亲王善耆几乎抵押了一切的庄园、土地和矿场,就打算毕其功于一役,豪赌一场。他们打算借讨袁之机,在日本的支持下,利用蒙古军队建立一个“包括内外蒙古、满洲三省和华北为一体”的大王国。只不过随着袁世凯的病死,日本改变了对华政策,这个计划也只能无疾而终。

倒是在张勋复辟的时候,溥伟却冷眼旁观,一点都没参与。原因大概有两方面:一是张勋只需要手中的军权和溥仪这个皇帝,认为溥伟是可有可无;二是溥伟自己也因为不能当皇帝,对于张勋这次复辟,意兴阑珊。

溥伟的最后一次复辟努力是在日本侵华期间。当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之后,日本要溥仪去东北担任“伪满洲国”皇帝。溥仪犹豫不决,他想再当皇帝,又害怕背负骂名。为了敦促他下定决心,日本人故意摆出了“B计划”。

这个替补方案就是如果溥仪不来,那么伪满洲国的皇帝就让对皇位垂涎三尺的溥伟来担任。为此,日本人放话说要建立“明光帝国”,并安排溥伟在沈阳祭奠祖陵,这个意图很明显。

此时的清廷后裔,可谓丑态百出。听闻这件事后,溥仪急忙点头答应当日本人的傀儡。一个是原来的皇帝,一个是恭亲王,价值在日本人的眼中完全不一样。溥仪答应做傀儡,溥伟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,再也不受日本人的待见了。不过,溥伟在溥仪面前的身份也更为敏感而尴尬,溥仪宁愿让溥伟的儿子毓嶦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,也不给他任何职位,甚至连零花钱都不给。

两年之后,这位曾经踌躇满志的恭亲王溥伟将家室安顿好之后,突然在一家旅馆暴毙。他的死因至今没有查明,但他的螳臂当车、卖国求荣的行为却清楚的记录在史册之中。

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

慈禧的三大罪过,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?

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7年,她虽然只是太后,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。关于这个人,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,那么我今天讲的呢,是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。有些电视里的情节、有些电影的情节,那是艺术创作,并不可靠。那么我今天呢,希望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可详情>>

溥仪: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,还有收据呢!

在中国历史上,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。一般到了王朝末期,国库空虚时,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。其中最出名的,当属汉朝。东汉末年,桓灵二帝无道,卖官之事十分猖獗,直到后来曹操主政,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。网络配图同样,清朝末年详情>>

天龙八部里的钟灵是怎样的人?如何评价钟灵

钟灵的美,并非美在绝美的丽容,而是美在美目盼兮,巧笑倩兮灵动,一提裙时的天真娇俏,脸上的笑容,春水一样荡漾,又若三春暖阳的明媚,即使是不笑的时候,俏丽的脸庞也蕴满了笑意,真是说不出的令人喜爱,还记得段誉触到她脚的时候,小脸儿羞羞的,满面红晕流霞,详情>>